泰踪出版发行快速出书 Publishing and distribution of TaiZong culture
全国咨询热线:17691180230
全国服务热线:18700409911
您的位置: 首页 >人物 >白度

影子人生(选段二)

内江迄今为止,累积为客户创作及编辑书稿50余部,总字数逾1000万字,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有《信仰的灯塔》、《沧桑》、《跨越山川云终开》、《掰直命运的拐点》、《将自己所爱许以余生》、《将每一个角色做到》、《人生座座山》等;累积创作中长篇小说8部,总字数逾350万字,分别为与百度签约的《小恩似恩,大恩如仇》,与天涯签约的《人妖殊途之生死恋》,与礼智文化签约的《寻找对等的爱》、《断爱·一树花雨》、《影子人生》、《村里人的人生观》、《曾嗅花柳之屌丝崛起》、《弥道》,全部小说分别在QQ阅读、掌阅及迅雷阅读

全国热线
010-88888888
产品简介

008 看着别人打牧瓜

王宗才明白,按照家庭经济情况来说,王回春家里是的,他靠着学医的手艺挣了不少钱,但他确是摊人便宜的,要不是因为大家关键时候有求于他,没几个人愿意和这种人来往的,可人总会生病,总有用得着人家的地方,没办法,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。

爱摊人便宜的人几乎都有一个臭毛病,见不得别人摊他的便宜,哪怕是一根鸡毛也不行,所以他们打着了牧瓜,是不情愿让别人分享的,哪怕他们吃不了扔掉,但不可能给别人。

王宗才和王锦礼穿过一片林子,到了半山腰上,将王回春和王宗渐打牧瓜的事情看得真真切切:王回春用绳子将王宗渐捆得结结实实的,为了保险起见,一头栓在柳树上,他从中间拉着,把王宗渐放下了悬崖。王宗渐摘得可开心了,只是他毕竟年龄小,个头也小,摘了几个就摘不到了,够也够不着,直接将树杆掰折了。

王回春并没有丝毫心疼牧瓜树,虽然他知道这牧瓜树长得慢,十几年才能长成现在的形状。他反而乐呵呵地夸奖王宗渐:“儿啊,你真聪明!不愧是我王回春的儿子,要是换做旁人,肯定想不出你这种法子。”

远处的王宗才不自觉地说了一句:“可怜的牧瓜树啊!”

王锦礼心里很不服气,这牧瓜树长在悬崖边上,那是大家的,不是他们一家的,凭什么他想折断就折断啊?

王宗才叹了口气:“算了,锦礼,反正我们也不会去打牧瓜,全当没看见,我们回去吧!”

就这样,他们各自回到了家。

王淑珍问王锦礼把作业完成了没有,王锦礼说已经完成了,王淑珍也没检查,反正只要王锦礼每次出去能囫囵回来,她就放心了。

战果累累的王回春和王宗渐打完牧瓜后收拾往回走,王宗渐略数了一下,大大小小的加起来大概打了二十多个,这个喜讯,肯定是要羡煞村里的孩子。为了宣扬战果,王宗渐在路过王一一家的时候故意放声大喊:吃牧瓜了,吃牧瓜了……

王宗竹听见王宗渐的叫喊声,跑出去一看,王宗渐除了背上背的,手里还拿着几个,见王宗竹盯着牧瓜看,王宗渐故意说道:“想要吧?哈哈,就是不给你……”

王宗竹本想开口要,可一想起妈妈说过不能随便要人东西的话,她便又止住了,但偏偏王宗渐反复挑逗她,她终于忍不住了,开口说道:“哥,你打了这么多牧瓜,就给我一个吧。”

这时候王宗渐的嘴里却冒出了这样一句话:“别说叫哥了,叫爷都不行,就是不给你,馋死你。”

王宗渐和王宗竹毕竟是只隔了一代的兄妹,居然说出了这么没大没小的话,可一旁的王回春并没有觉得孩子哪里说错了,只是催促着他赶紧回家。王宗渐炫耀了一番后扬长而去。

虽然隔着墙,但王雪梅却听得清清楚楚。王回春父子走后,王宗竹便回了屋。正要踏入房门,王雪梅叫住了她。王宗竹知道,又要挨批评了,不过王雪梅一向是个温和的人,也很疼爱这个女儿,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,借鉴了王一一不少经验,她并没有责骂,反而很理解,小孩子看见别人吃什么嘴馋,这是很正常的事情,别说小孩子,就是大人,也有这样的时候。

王雪梅笑嘻嘻地说道:“宗竹,你又忘记妈妈给你说的话了?做人要有骨气,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,更不能主动向别人要东西,尤其是你叔和你哥,长这么大,你也不是回朝他们要,可他们没有一次会给你。”

王宗竹低着头,小声说了一句:“妈,我知道错了。”

王雪梅让她到她的身边去,王宗竹过去以后,王雪梅看着她笑了笑,“宗竹,妈妈没有责怪你的意思,不过你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。”

王宗竹点点头。为了转移王宗竹的负面情绪,王雪梅让王宗竹给她跳一支舞,王宗竹很听话,便跳了起来,很快就把刚才的事情忘到九霄云外了。

王宗竹从小很好动,尤其是爱学着电视里的人跳舞,王雪梅一直鼓励她,夸她跳得好,时间长了,她跳的真的越来越好了。每次跳舞,王宗竹就变得无比童真,王雪梅看着,也是发自内心地高兴。

晚上,正当王一一一家四口在一起吃饭的时候,门外却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。王一一让王宗才到门外去看看。

王宗才出去以后,远远就认出来人是王晓刚,他本想问候,可没想到,王晓刚却生气地说:“谁的裤腰带没勒紧,抖落出你这么个没有教养的野种来。”

王宗才根本不清楚是怎么回事。

怒气冲冲的王晓刚不和他理论,反而径直去找王一一。

王一一听见王晓刚骂人,也赶忙迎了出来,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。

王晓刚自以为有理,他带着怒气对王一一说道:“不是我说你,王宗才这孩子你确实该好好管管,上次烧了我们家的麦草垛,我看在你的面子上就不计较了,可这次却偷吃了我们家桃树上的三颗桃子。看来不是本家的,就不会跟我们一条心。”

王一一让王晓刚不要激动,尤其是不要说“野种”、“不是一条心”之类的话,王宗才对这些词语很敏感,可王晓刚顾不得这么多。虽然同是大哥,但王晓刚还是比王一一稍大一点,王一一说道:“大哥,你且不要生气,如果真是我们家宗才干的,我一定不会轻饶他,但话又说回来,即便真的是宗才干的,大哥也不应该说那种话,孩子毕竟还小,说破了天,不也就是三个桃子,值得生这么大气吗?我们正在吃饭,大哥先进去一同吃饭,我们一边吃法一边慢慢说。”

王晓刚说自己根本没心思吃饭。

不就是三颗桃子嘛,王晓刚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的火?

要是搁在一般人那里,这倒也不是什么大事,可偏偏,这三颗桃子是王晓刚家的。

009 三颗桃子

王晓刚是个非常精细的人,如果说为了过日子账算清楚那也是情理之中的,可他们见门前有自己的果园,果园里有好多果树,每个果树上结了几个果子,他都一一清楚地记录在本子上。

要紧的是,这个桃树是他费了好大的劲引进来的新品种,今年是次挂果,不多不少刚好结了三个,王晓刚本打算再过几天彻底熟透后他们家三口一人一个,可夫妻俩从地里干活回来,却发现桃子不见了。

王晓刚赶忙问儿子王锦堂桃子的去向,王锦堂早就看王宗才不顺眼,倒不是说他们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,而是每次拿了成绩单,王晓刚就会批评王锦堂:“我怎么生出你这么不争气的孩子,你看看人家王宗才,次次拿,可你呢?”就为了这么一句话,王锦堂心里窝着火,便郑重其事地告诉王晓刚,是他亲眼看见,王宗才摘走了他们家的桃子。

如果说这还不足以让王晓刚震怒的话,那么,借着三个桃子的事情,向王一一顺道讹点钱,这个理由总够强大吧!一个桃子就算一块钱,那也要三块钱,想到这里,王晓刚心里不由得美滋滋的,不过他还是要尽量装出一副愤怒的样子。

看着王晓刚出去了,王锦堂心里很解气,他心想着,这下有王宗才的苦头吃了。

王雪梅心里清楚王晓刚的心思,索性她也不管了,继续和王宗竹进房里吃饭去了。

王宗才心里满是委屈,他根本不清楚是怎么回事,这盆脏水怎么就这样扣在了他的头上呢?而且王晓刚还骂他“野种”,看来那个传言是真的,大家都知道,就是瞒着他一个人。

王宗才主动对王一一说道:“爸,不是我干的,如果不信的话,王锦礼可以作证。”

王晓刚对这个证人不屑一顾,谁不知道这两个孩子玩得好,肯定早就串通一气了,说不好,这件事王锦礼也有份。

王一一了解王宗才,知道他不可能撒谎,但他早就料到王晓刚不会相信,便准备给王晓刚五块钱了事。虽然这种做法有些软弱,显得好像王一一好欺负似的,这也是王一一的一个弱点,遇见事情了,他心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再说,作为一个文化人,他才懒得跟一些没文化的人一般见识。虽然这种自身的优越感没有在日常的生活中得到一丝一毫的展现,但却慢慢地变成了他处事的一种心理暗示。更重要的是,他更担心的是王宗才的反应,他想赶紧把王晓刚打发走,然后开导王宗才,免得他胡思乱想,毕竟,孩子的心灵都是脆弱的,虽然王宗才比一般孩子要坚强地多,但碰到他的痛处,他很难和平时一样坚强。

正在这时候,却又听见门外有脚步声,不等出去看,这个人便已经走进来了,原来是王淑珍到王一一家借他们家的算盘来了,王锦礼有些算术题没做完,要用到算盘,可是他们家的算盘坏了。

王淑珍进门的时候听得不真切,不过看他们的气氛不太好,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情,王一一便大概说了几句。这时候,王淑珍却笑了。

在气氛如此尴尬和紧张的时候,王淑珍却笑了,这让王一一和王晓刚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。

王淑珍说道:“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,原来只是为了三个桃子。”他转而对王晓刚说道:“大哥,这件事你确实冤枉宗才了,你们家的桃子是你儿子锦堂摘的,这是我亲眼所见。当时我路过的时候见他摘下来吃,我还问他好不好吃,不信你可以去问锦堂。”

王晓刚心想,莫非王淑珍专门到王一一家为王宗才打掩护,这说明,王锦礼肯定也是其中的参与者。可话到了这个份上,不能硬是赖在王宗才的头上。

见王晓刚有疑惑,王淑珍说道:“好了,大哥,人家正在吃饭呢,你就赶紧回去吧,等下我拿了算盘,和你一起到你家,你可以当着我的面问锦堂。”

王晓刚心里估摸着肯定是王宗才和王锦礼干的,所以他要让王淑珍亲自跟儿子对峙,如果儿子不承认,看她还有什么话说。

王淑珍拿了算盘,便一起到王晓刚家里去了。到了房子里,王锦堂正在看电视,王晓刚当面质问桃子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
见王晓刚和王淑珍走了,王一一赶忙安慰王宗才,“你大伯说的那些话都是瞎话,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情,这次虽然冤枉了你,但千难万难出好人,能人都是委屈憋大的,你要想开些。”

“爸,我没事。”虽然王宗才嘴里没说什么,但他心里的疼痛却是真实又无法抑制的,一定要出了这口气。话说回来,就算是他干的,一个长辈,批评教育就行了,却如此口不择言,全然无视他心里的感受,尤其是面对如此敏感的一个话题。虽然王一一和王雪梅没有承认,但他下意识地认为,这件事十有八九是真的。

王一一建议王宗才在生气的时候去看书,他便去了。王一一也回到了自己的房中。王雪梅虽然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,但是她对王晓刚的行为很不满,“这大哥怎么能这样呢?怎么能这样伤害孩子呢?一个大人,说话这么没教养,我看就算是换成旁人,也不至于这样,亏我们还在一个坟头上上坟,他可比旁人狠心多了,真是可怜又可憎。”

王一一开解道:“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,何况这件事情,也不能完全怪大哥。毕竟是一个农民,有他个人的狭隘的一面。连霍尔斯陶穆都说了,农民没有明确和冷静的道德标准,他们像风中的芦苇,风吹过就低头,火来时就燃烧。”

王雪梅不懂这些乱七八糟的大道理,但她还是带有反击意味又极具戏谑地说了一句:“搞得你好像不是农民是的,不过就是村学的一个老师,万一哪天下岗了,还不和他们一样。”

“就算下岗了,我也和他们不一样,我有我的标准……”

王一一又待要说,王雪梅打断了他,“我看这些闲话就是从王莲花嘴里传出来的,她就像个广播喇叭一样,拿着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到处宣传,害人害己。”说罢,王雪梅又补充了一句:“这两口子真是天造地设,普天之下的绝配啊。”

虽然从哪里传出来的,王一一不知道,但他估计,这件事肯定跟王莲花脱不了关系。不过毕竟没有亲耳听到,所以也只好装作不知。

见王一一又要讲出一堆大道理,王雪梅有些不耐烦,她转而对王宗竹说道:“以后离王锦堂原点,这种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好不到哪里去。”

010 他是一个毒辣的人

王淑珍跟着王晓刚到了他家里,王锦堂没想到王淑珍会来,知道事情已经泄露,瞒不住了,便扭扭捏捏、支支吾吾地说道:“爸,是我摘的,也是我吃……”

这个“吃”字还没说完,王晓刚便啪一巴掌打了下去,他气王锦堂撒了谎,但更气王锦堂让他在大人面前失了面子。“好你这不争气的狗,你把我们家的脸都丢尽了。”

王淑珍赶忙劝着,“不就是三个桃子嘛,干嘛下这么重的手?”

王晓刚才不领情,反而朝着王淑珍撒气:“我有你下手重吗?你们家锦礼都被你打得做不了凳子,这件事谁不知道?”

话说到这个份上,王淑珍了然无趣地走了,可王晓刚叫住了他:“二一上次赶集,我们两家合买的菜,他还欠我一块钱没给呢。”

这件事王淑珍倒是听王二一提起过,不过并不是一块,而是九毛,不过王淑珍了解王晓刚,从兜里掏出一块钱放在桌子上就回去了。

王莲花见王锦堂呜呜地哭,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儿,专门哄孩子。

王锦堂犯了错,王晓刚每次生气的时候,都会骂一些“你这个没用的东西”、“你这个不争气的狗”、“这娃没救了,天生就是个放羊的命。”之类的话。尤其是拿到考试试卷以后,见王锦堂没考好,王晓刚总唠叨:“这娃天生就是个放羊的,天生就是农民的命,不是学习的那块料。”刚开始这就是气话,可日积月累,时间一长便成了自然反应。更为惋惜的是,听得多了,王锦堂不知不觉中也变得心安理得起来,连他自己都认为,或许他真的天生就是放羊的命。

虽然学习不好,但王锦堂也有很多孩子所不及的一面,说起来这不算是个优点,但总算是一种特点。这个特点,也是跟着父亲学的。王晓刚有一手绝活——杀猪。王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,每年快过年的时候,村民们集中起来杀猪,看起来杀猪好像谁都行,但其实是个学问很深的技术活。

村里发生过很多关于杀猪的笑话。有一次,村里另外一个人杀了猪,都开始拔毛了,突然,猪爬起来跑了。这把村民们吓了一大跳,后来就再没人找他杀猪了,不过这些故事却广为流传,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不错的消遣。

还有的人根本杀不死猪,在猪脖子上捅了好多刀,可猪就是不死,还在那里哼哼唧唧的,偶尔还会弹几下蹄子,就差把猪头剁下来了。

但王晓刚就有这个本领,他杀的猪从没发生过死而复活的现象,几乎都是一刀毙命,村里人认为一刀毙命是高手,这对猪来说是一种福气,因为少受了很多疼,很多罪。

在父亲的影响下,王锦堂变成了一个能下狠手的家伙,像杀鸡杀羊杀猪杀狗这种事情,别的同龄的孩子根本看着都觉得残忍,他却能干得干脆利落,甚至乐在其中。尤其是那只流浪狗,据说是在他父亲的指导下,他亲自杀狗剥皮的。在王晓刚眼里,他们并不觉得杀掉一直流浪狗是多么残忍的事情,反而觉得是意外之财,这狗肉吃不了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,狗皮可以铺在床上取暖,也可以卖钱,这么好的事情,不干才是傻瓜呢!

这是让人难以忍耐的酷夏,尤其到了正午,太阳炙烤着大地,好像随时要把地里的庄稼烧焦一样,蓝蓝的天空上没有一朵白云,连树上的叶子都有些蔫了,叽叽喳喳的鸟儿全集中在大片大片的树荫下,一阵一阵的叽喳让人心里变得更加浮躁起来。平日里出门干活的人们也都回来了,他们要等着这种天气过了才好出去劳动。

这时候,王宗才却带着两把削铅笔的小刀出门了,一把是她的,一把是妹妹王宗竹的,可他清楚地知道妹妹的文具放在什么地方。走的时候没有给王一一和王雪梅打招呼,他们都以为王宗才在做作业。王宗才想去找王锦礼,可他不想让他们发现,便在他家门前很远处的树荫下等。这个树荫前面有一堆干柴,很难被人发现。果不其然,王锦礼出来了,他也正准备去找王宗才。

王宗才远远给王锦礼扔了一块石子,王锦礼循着石子扔来的方向看去,他发现了王宗才,本想高兴地喊一声,没想到他们是如此心有灵犀,可王宗才做着“嘘”的手势,他也变得小心起来,在四下里瞅了瞅,才到王宗才跟前。

为了不被人发现,他们始终压低着声音说话。

王宗才问道:“锦礼,你怎么出来了?”

“我正准备去找你呢。”王锦礼说道:“我爸妈早上干活很累,这会儿都睡着了,估计得一会儿才能起来。”

王锦礼这一句话带给他的信息让他瞬间觉得或许老天爷都在帮他,他刚才还苦思冥想着怎么让王锦礼脱身而且不引起大人的怀疑,可现在看来,这种想法是完全多余的。

不过王宗才并没有直接说出他即将要干什么,而是问了王锦礼一个问题:“锦礼,你说你现在恨的人是谁?”

“我恨我爸妈,他们打我的时候就跟揍那些驴牛羊这类的畜生一样凶。”王锦礼皱了皱眉头:“不过有时候他们倒是挺心疼我的,要真的说起来,我恨我大伯,要不是他多次告密,我不可能挨这么多打。”

王宗才顺势问道:“那你想不想给自己出口气?”

“做梦都想。”

王宗才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,便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和该注意的事项一一明说了。他的目标是王晓刚家的西瓜地,虽然王晓刚家里的西瓜还没有成熟,但好多西瓜已经长成了很大的个头,每天王晓刚干活回来,都要如数家珍般地西瓜地里拔草。如果这些西瓜过几天全部烂在了地里,那就等于王晓刚的身上捅了一刀,那种扭曲的表情和愤怒,他们几乎能想象得到。

王锦礼听了王宗才的计划,心里憋足了劲,就好像一个尿急已久的人终于找到了卫生间一样,那种心里的爽快别提有多带劲。

011 出了这口恶气

“宗才,我们这次去了,一定要把他们家里所有的西瓜都捣烂,我要好好地出了这口气。”他以为王宗才也是这么计划的,可这时候王宗才却说道:“锦礼,我们不能这样干,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出口气,不是为了破坏西瓜,而且这些西瓜能长成,毕竟也不容易。就大伯那脾气,弄几个,足够他消受的。更重要的是,你爸妈一会儿就醒了,而我也不能出去时间太长,同时,在西瓜地里也不能待的时间过长,万一被人碰见,我们的计划就失败了。所以我们到了西瓜地里,一人弄一个。”

说着,王宗才把自己准备好的小刀给了王锦礼一把,“到了西瓜地,我们就挑着个头的,把西瓜用刀子划开一个三角口,然后往里面填上土,再把揭开的西瓜皮盖上去,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。”

其实,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没有无缘无故的恨,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主意。王宗才之所以想到拿西瓜来解气,除了听大人说王晓刚逢人便夸自家的西瓜长得好以外,还因受到了王锦堂的启发。在去年的这个时候,一次王锦堂在出去放羊的时候,因为自己贪玩,羊吃了邻里人的庄稼,偏偏被那家主人看见了,劈头盖脸地将他,骂了一顿,骂完了,还说要找王晓刚索要赔偿,虽然后来并没有真的来他们家索要赔偿,但是这顿骂,却让王锦堂给他记了仇。

一次月高风清夜,王锦堂摸黑跑到他们家的西瓜地,为了让他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,他既没有摘下来几个扔掉,也没有故意将几个西瓜打碎,而是把他们家一亩多的西瓜全部连根拔起,第二天主人看见了,气得七窍生烟,他知道这肯定是王锦堂干的,气势汹汹地来找王晓刚算账。

可证据呢?谁看见了这是王锦堂干的?指不好是哪个仇家干的,却又偏偏赖到他们家头上。

苦于没有证据,这家只好指桑骂槐发泄了一顿,然后自认倒霉了。但村民们都很同情他,觉得拔西瓜的人确实做得太过了,就算有仇,那跟西瓜有什么关系?这也太缺德了。

王晓刚也知道是王锦堂干的,不过鉴于他们两家关系一直不好,王锦堂也算是间接为他出了一口气,也就没有过于追究。不过他一再叮嘱,让王锦堂一口咬死不是自己干的,要不然一旦松口承认,还不知道要赔多少出去,这可就要了王晓刚的命了。

虽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,王锦堂的心里也美滋滋的,但人们的议论却没有停止过,很多人私下里说,“那孩子跟他爸一样,都是难缠的人。”

王宗才和王锦礼计议停当,说干就干,两人便出发了。为了不被人看见引起猜疑,他们不走大路,也不走小路,而是从沟里下去,再从洼里爬上去,王晓刚家的西瓜地就在洼地上面的一块地里面。

虽然下沟和上洼地有一定的危险性,除了陡以外,还因为长满了莎草,很滑,要是滑下去,可能会摔得很惨,但他们走的次数多了,慢慢有了经验,而且这股劲憋在心头上,他们俩完全意识不到这种危险了。

很快,他们就到了王晓刚家的西瓜地里,两人先是观望了一下,虽然大西瓜很多,但的却是显眼的,两人一人瞄准了一个,他们按照计划开了三角口,可王王锦礼开口的西瓜瓜瓤都红了,他把揭下来的西瓜皮上带的红瓤吃了一口,差点把皮都吃了,要不是看王宗才已经行动完毕,他肯定还要挖出来一些瓜瓤过瘾。

填上土,两人按照来时的路线返回。

从沟里面爬上去,两人便分别了,王宗才嘱咐道:“回去以后,我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,无论发生什么事情,都要一口咬定不是我们干的,就说我们一直在做作业,明白吗?”

王锦礼点点头,不过他还是要耍贫嘴:“宗才,这次以后,你就是名符其实的坏孩子了,以后可不能在我面前臭显摆了。”

两人回了家,都爬在了桌子上,做出一副很认真地做作业的样子。王锦礼虽然假意盯着书在看,可他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兴奋,要不是听见父亲午休起来咳嗽了一声,他连自己书拿反了都不会意识到。

以前小的时候,王宗才也偷吃过别人家的东西,但自从被王雪梅发现后,他挨了一顿批评,还差点挨了打,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王一一管教他,但她也明白,这种习惯要不得,这种歪杈斜叶要早早掐掉。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,王宗才也慢慢懂事,他变得越来越规矩了,虽然掏鸟蛋的事情干了不少,但那只不过是一种无伤大雅的童真的表露。

正午过后,王晓刚本该出去干活了,但不知道是那根神经作祟,他居然一反常态,要先去西瓜地里看看西瓜,尤其是几个个头大的西瓜,他每次都要去瞧一瞧,这些西瓜就好像他的孩子一样。

如此深的用心,使得王晓刚很快发现了这两个的西瓜身上的伤口。他气得眼睛直发绿,但他更担心其余的西瓜也遭受了同样的厄运,便止不住他查验了其他西瓜,在发现其他西瓜完好无损的情况下,他立即破口大骂:“那个狗日的没人性的家伙,把我的西瓜划了几个口子,我咒你们全家不得好死。”这种话算是文明的了,他还骂了很多比这更残忍更野蛮的话。

巧合的是,这几天,他正好碰见过被王锦堂拔了西瓜的那家人在他们村来过,难道是他在报仇,但反过来想想,如果真的是报仇,为什么如此仁慈呢?不多不少偏偏弄了两个?难道是正在行动的时候被人发现了?

这时候他也想到了王宗才和王锦礼,但他心里很不确定,不过这件事不可能就这么算了,他希望的是王宗才干的,这样他就可以再讹一点钱回来,要不然,只能白白损失了。

不管怎样,眼下木已成舟,他拨开伤口,见西瓜只是被填了土,其中一个瓜瓤也红了,能吃,便将这两个西瓜摘下来,一个拿回去吃,一个炒菜,怎么说也比白白坏在地里好很多。

王锦堂见王晓刚抱着两个大西瓜回来,心里又是疑惑又是惊喜,难道今年的西瓜早熟了?按照常理,每次只等瓜果熟透了,王晓刚才会摘下来,可这次……不过王锦堂看着父亲脸上的表情,便察觉到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012 吃了哑巴亏

王锦堂没有着急去问发生了什么事情,因为平日里的惯性让他下意识地收起了自己的好奇心,否则又要被正在气头上的父亲痛骂一顿。王晓刚生起气来,看什么都不顺眼,谁招惹他谁就触霉头。

王锦堂赶忙帮着父亲分担了一个西瓜,父亲当时是两只胳膊一边夹一个,可没想到,他只拿了其中一个稍小的,却益发沉得厉害,他差点一个趔趄跌倒了,要不是父亲冷酷的眼神让他下意识地用力摆正自己的身体,这个西瓜怕是早成了一地渣渣。

王晓刚拿着西瓜进了厨房,将红瓤的西瓜切开,边切还边骂了一通。王莲花见了,也是好生心疼,要知道,这西瓜是他们夫妻一起下的种,现在好不容易长大了,而且好多年没见的大西瓜,现在倒好,早早地成了牺牲品。

说来也怪,要是放在平时,王晓刚肯定会得理不饶人,说不好早已经全家出动找人算账去了。这次出了事,他心里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生气,他似乎隐隐约约有一种赎罪感,自我安慰地想着:我们锦堂拔了你一亩地的西瓜根,你才破坏我们家两个,这买卖也不亏,不过这就算扯平了,以后谁也不欠谁的了。

但他还是有些怀疑,等吃完了西瓜,他让王锦堂去王一一和王二一家看看,摸摸情况,当然,为了怕孩子丢丑,王晓刚特意支招:“去了以后你就问大人,王锦礼在吗?如果大人说在,你就顺便引出话题——他刚刚干嘛去了,我刚才喊他玩,一直没见有人吱声。如果大人说孩子刚出去了,那十有八九就是他们干的,这样一来,肯定要跟他们算算账。”

王锦堂饶有兴致地出门了,有了父亲的神机妙算,想必狐狸一定会露出尾巴的。正在王锦堂准备出门执行父亲交给的任务时,却听见一阵狗叫,王晓刚赶忙探出头去看,一看是王宗渐,自己便慌了神:“莲花,赶快,将西瓜藏起来,快……”

王莲花慵懒地回应:“西瓜这么大,孩子来了就让吃吧,有什么好藏的?反正我们也吃不掉。”王晓刚白了他一眼:“女人就是女人,头发长见识短,西瓜是大,可是我们这顿吃不了,还可以下顿吃,自己吃了难道不好吗?凭什么要给别人吃?再说了,这么丢人的事情,不能让人知道。”

王宗渐和王锦堂打了照面,便进来了,说是王回春叫他来传话,明天一起赶集去。王回春说自己知道了。王宗渐本来打算回去,可发现王晓刚和王莲花神色有些慌张,便仔细打量了一下,果不其然,他清晰地发现,王晓刚的身上居然有白色的西瓜籽,再仔细一看,这半掩着的垃圾袋里有啃过的西瓜皮。

王晓刚只顾得藏没吃完的西瓜,却忘记了藏起西瓜皮,更没意识到身上的西瓜籽,见王宗渐打量他,他便知道孩子可能已经察觉了。

现在地里的西瓜都没熟,王宗渐可是每天都急着到自己的西瓜地里转,恨不得这西瓜一夜之间全部长大,全部变熟,好让他吃个痛快。可这始终只是一种幻想。

但现在,他发现机会来了。因为王晓刚家的案板上的盆子是返回来扣着的,他推测,很可能盆子里面有西瓜。不过他可没有那么谦虚,二话不说就去将盆子翻开,果然,已经半熟的西瓜在他面前暴露无遗。

王晓刚赶忙给自己圆场:“我在西瓜地里不小心踩了一脚,把这西瓜的把给踩断了,现在苍蝇蚊子多,为了卫生,只能扣起来,碰巧被你赶上了,宗渐,你多吃点。”

要是换做平常孩子,肯定不会这么放肆,就算是大人让他吃,一般稍有志气的人都不吃。王宗渐可不会谦虚,不等王晓刚说完,便拿起案板上的刀就将西瓜切了很大一块下来,边吃边出了门,“这西瓜真甜。”

见这瘟神走了,王晓刚才松了一口气,本要骂几句撒撒气,可没想到王宗渐走了几步又折返回来,“大伯,我得给我妹妹拿点。”说罢,他又切下了一块拿走了,这两次累计拿走了将近一半的西瓜。

王宗渐和妹妹王文竹的关系一直很好,王文竹很听他的话,每次王宗渐得了好处,反正自己一个人也消受不了,就和王文竹分享,但有什么事情,王文竹都得听他的,这已经成两人之间心理的共识。

王晓刚再次探出头去看,这次,他发现王宗渐确实走了。他禁不住破口大骂:“没教养的东西,什么玩意儿?拿别人家的东西当自家的东西一样,真他娘的没教养……”

王莲花劝他低声点,免得被人听见了。王晓刚哪管得了这么多,“听见怎么了?咱们十里八乡、全村上下谁不知道这孩子没教养?”

“我说你真是昏了头了”,王莲花说道:“赶紧在嘴上积点德吧,以后生病还得找王回春,人家想坑你,随便多收你几块钱,你找谁说理去?现在能忍就忍,要不然有你受的。”

王莲花这么一提醒,王晓刚便压低了声,大家心里都清楚,一个人不管多牛,可总会生病,这全村上下就王回春这么一个村医,所以生了病只能找他。这王回春把自己的两个孩子当宝贝一样,要是知道谁家对他的孩子不好,那心里肯定给你记了账。要么你去看病的时候多收钱,要么故意给你开一些对身体无伤但没用的药,这还算轻的,怕的是,人在着急的时候,比如得了急感冒或者出现了突发状况,他却推脱不去,又得送烟酒又得说一些软话,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个儿。

其实外村稍远一点的地方也有村医,可在那个交通不发达出门基本靠走的年代,人家千里迢迢赶过来给你看病,得收赶脚费,把赶脚费加起来,有时候还比王回春多,更重要的,王回春的医术是公认的,可外村的就不好说了。

要命的是,有些病不是两天能看好的,让一个外村的医生来来回回往你们家跑,也不太现实。

诸多因素夹在一起,大家对王宗渐和王文竹这两个孩子只能一味地忍耐。要是碰见这两个孩子到他们家了,家里的东西能藏多好就藏多好,千万不能被发现,要是被发现了,人家又吃又拿,你只能干瞪眼。为此,一些特别吝啬的人在厨房里打了地窖,把吃的东西都藏在地窖里。

013 赶集

王锦堂出去后先去了王二一家,可王二一告诉他,王锦礼一直在看书做作业,王锦堂进去一看,王锦礼果真在很认真地做作业,当问到一开始叫他为什么不应,他说他根本就没听到。之后王锦堂又去了王一一家,可得到的答案却是相同的。

回去后,王锦堂如实汇报了自己的侦查情况,王晓刚不自觉地骂了一句:“就知道让你这个笨蛋出去什么都办不成。”王锦堂心里憋屈:“就算是笨蛋,那也是你生的。”这句话把王晓刚气得差点要打他,要不是王莲花拦着,很可能王锦堂已经哭了。

时候不早了,该下地了,王晓刚便和王莲花出去了,走的时候王晓刚叮嘱王锦堂:“你有空了多去瞅瞅咱家的瓜地,别再被人祸害了,要是都祸害了,看你今年吃什么?”

因王宗渐拿着西瓜边走边吃,路上碰见了好几个熟人,很快,王晓刚家吃西瓜的事情便在村里传开了。人们除了不相信王晓刚会不小心踩断瓜把,疑问其中到底发生了事情以外,大多数人都以调侃的语气粉饰道:“这下够王晓刚受的了,这不是要了他的命吗?”

很快,到了第二天,这正好是五号,每逢五、十的日子正好是集日,四面八方的人都去集市上买卖东西,有把自家的驴、牛、羊、狗、猪、猫等弄到集市上卖的,也有卖粮食的,也有的是为了油盐酱醋茶的。

当然,这些都是大人的事,孩子到了集市上,只有两个目的:玩和吃好吃的。但一般情况下,大人是不让孩子去集市的,这单程二十多里往返四十多里路可不是闹着玩的,更重要的,王家村去往集市的路有一半以上是山路,这山路里要翻过一座山沙子山,赶集的时候,从沙子山你阳面上山,再从阴面下山,回来的时候相反。

沙子山的阳面都是分化的碎石和沙子,只有些稀稀疏疏的蒿草,人们都把这段路叫沙子路,陡且不说,还很滑,虽然为了方便,人们在沙子路上挖了很多小台阶,但沙子本身就很酥软,连大人有时候都走不稳,别说一个孩子了。尤其是赶集的时候人多,有的人赶着羊,那些羊早把挖好的小台阶踩平了。那些拉着粮食去卖的,都专门雇了拖拉机走大路,单程比山路多了一半以上。

路不好走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,更重要的是,孩子去了集市就闹着要吃这吃那,肯定得花不少钱,要是放在家里,大不了不让孩子吃,可在集市上,要是孩子央求着大人买东西,大人不买,就会有人说三道四:“你看这家长太抠门了,给孩子买个东西都舍不得,是孩子重要还是钱重要啊?”人都是爱面子的,谁都不想给人留下这种不好的印象。

考虑到不到半个月就开学了,王回春这次赶集的时候便准备带上王宗渐,他主要是去储备一些药品。王文竹也闹着要去,可毕竟是女孩子,在王宗渐答应给他带好吃的回来后她妥协了。王晓刚打算去集市上看看羊市的行情,好在下一次把自家的羊羔赶到集市上卖掉。这时王锦堂也闹着要去,王晓刚坚决不带,虽然他答应帮王锦堂买好吃的,可他平时赶集买回来的东西不超过五毛钱。见王晓刚反对,王锦堂便去哀求王莲花。王莲花觉得去了确实危险,而且,一个孩子走不了那么长的路,万一走不动了,还要大人背。更重要的是,王晓刚决定的事情,她根本改变不了。

就在王锦堂灰心丧气的时候,一件事情却刺激了他一定要去赶集的决心:王二一居然要带着王锦礼去赶集,既然王锦礼都可以去,为什么他不能去?要是真论体能,王锦礼比不了王锦堂。

这时王晓刚便又去央求父亲,王晓刚看着别人的孩子都去,心里也动摇了,便让他拾掇拾掇,和他一起去。王锦堂这下可高兴了,他赶忙去打水洗脸,还喊王莲花将自己的新鞋子和新衣服拿来。

王二一这次去赶集,主要是想替王锦礼买些补品,不知道为什么,这兄弟四个年龄也就相差一两岁,可他发现,王锦礼却是这四人中矮的,按理来说,这不应该发生,因为他和王淑珍平时都很注重孩子的营养,有了好东西,宁可自己不吃,也要让孩子吃。如果说到遗传,他一七五的个子,和兄弟们差不了多少,他跟王淑珍合计了一下,猜想可能是孩子缺少某种营养,便准备去买些奶粉、钙片这类的东西,就算没有实际作用,可至少是一种心理安慰。

王锦礼要去的时候,自然要叫上王宗才。王宗才先是征求了王一一的意见,王一一问他想不想去,他说想去,王一一便让他收拾一下,自己则亲自去找王二一叮咛孩子的安全问题。他对王二一还是很放心的,虽然老实,但人不坏,心肠好,让王宗才跟着去,他也放心。

八点半的时候,太阳已经很高了,阳光爬满了半院子,王一一也从王二一家里回来了。看着穿着崭新衣服的王宗才,他禁不住夸奖了一番,“我儿真是英姿飒爽,好生俊俏啊!”虽然这种夸赞王宗才不是次听到,但能得到父亲的肯定,他走起路来都带劲。王一一给了王宗才五块钱,说道:“宗才,这五块钱你带上,这次赶集少要花出去三块钱,剩下的两块你可以全部花掉,也可以自己存着。但有一点要记住,你今天去吃什么喝什么,你就要给妹妹带什么,妹妹在家里等着你回来。”

“爸,我不要钱,我有。”原来,王宗才一直想买一辆自行车,他以前赶集的时候见别人骑自行车,心里很是羡慕。王一一知道他的想法,但为了培养他好的理财习惯,加上他年龄小,便没有满足他。而是教育他:省一把草,三年都能买一匹马,想要自行车,就要自己去积累,去攒。

014 沙子洼遇险

别的孩子都买玩具,他不买,别的孩子买吃的,他不买,忍着……虽然忍得很难受,但每当一毛钱积累成一块钱,再慢慢变成五块钱,十块钱……到现在已经有17块钱了,离自行车的梦想越来越近,王宗才便觉得,这些忍耐,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熬。

在王宗才的影响下,王宗竹也开始攒钱,不过她想买的不是自行车,而是一个口琴。

王一一说道:“给你拿你就拿着,你攒下来的那是你自己的,跟这次赶集无关。”王宗才拿了钱,王一一便嘱咐他安全的问题,让他听王二一的话。

到了王锦礼家里,王锦礼问王宗才拿了多少钱,王宗才说了以后,他也要央求着王二一给他五块钱。王二一担心他拿着丢了,便说到了集市上,他想要什么,他买就行。可王锦礼坚持要自己拿,王淑珍便劝王二一:“让孩子自己拿着心里踏实,就给孩子吧。”这时,王锦礼身上也有五块钱了。

收拾停当,王二一带着王锦礼、王宗才便出发了。正好赶上王晓刚带着王锦堂,三个孩子便走到了一起。见王宗才和王锦礼身上各有五块钱,王锦堂也央求着王晓刚给他五块钱,可王晓刚哪里肯给,要是被弄丢了,那得多心疼,王锦堂闹脾气,走了几步便不走了,王晓刚无奈,只好折中给了他两块钱。

对于王锦堂而言,他已经很高兴了,因为王晓刚平时给他的都是毛毛钱,一毛两毛,多五毛,这次两块钱,是他拿过的的钱,装在口袋里,他像是踩了筋斗云,根本感受不到行路的苦和累。

王回春早早在路上等着王晓刚了。没走多远,他们便汇集到一起,王宗渐毛遂自荐做起了“娃娃头”,他们四个走在前面有说有笑,而后面的三个大人,要冷清很多。

很快,就到了沙子洼。

后面跟着的三个大人本想带着几个孩子,可孩子年纪小,加上兜里有钱后的喜悦,却反而比大人走的快多了。不等大人近前,他们就自己循着小路前进。

王二一喊了一声:“你们小心点,一步一步走,要踩稳当。”

孩子只顾着走路,没有回应。

四个孩子中,王锦堂走在前面探路,他平时经常在山里放羊,走山路有一些经验,被王宗渐排成了排头兵,接下来是王锦礼,相当于队伍里的病号,胆小,身子也弱,需要受到保护,接下来是王宗才,他不偏不倚,跟在王锦礼后面,才是王宗渐。

王宗渐本想跑到前面去,可他平日里贪吃,加上家人的宠爱,身体渐渐胖了起来,根本跟不上前面三个“瘦子”,没走几步就开始喘。好在王宗渐害怕他一个人有危险,关键时候还得伸手拉他一把,便没有走太快。

正当沙子路走到一半的时候,突然,山顶上滚下来一块凝结的沙土,王宗才首先发现的,而这块土正是朝着王宗渐砸去,这要是被砸中,小命可就没了。他拼命地喊了王宗渐的名字,可王宗渐只顾着喘气,等他意识到的时候,王宗才已经从沙子路上往下溜了好几米,准备将他拉开。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,意识到危险的王宗渐居然一把将王宗才拉了过来垫在他身上。

幸亏是一块沙子,滚着滚着,自己就散了,等滚到王宗才这里的时候,已经成了一堆土,王宗渐和王宗才终有惊无险。

一位哲人说过,当危险来临,人都容易显露本性,比如当地震来的时候,如果老师临近的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,那么男老师下意识地会去保护这个女生,而女老师则去保护男生。

王宗渐很聪明,他将来救他的王宗才垫在了自己背上,虽然王宗才已经闭上了眼睛,等待厄运的降临。

或许人在危急的时候做出这样的举动并不过分。但让后面的大人难以理解的是,王宗才怎么就能来救人呢?难道他不怕?而且后面的这个人是王宗渐,不是王锦礼,他们关系并不好,再说直白一点,不但不好,而且还有矛盾。

但他确实这么做了。

谁也说不明白关键时候孩子为什么会这样,或许一个孩子,书读多了,心底自然就变得善良了。但这还不能解释他心里的动力,而事实上,他脑子里一直回想着王一一的这样一句话:“好事做多了,上天会看见的,她会给你积福,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回报你。”

当初王一一说这句话的时候,王宗才根本就不明白,王一一给他解释:“假设你有十个苹果,你给自己留了一个,其余九个给了同伴,事实上,这九个同伴在有苹果的时候,不一定会给你,但你送出去的这九个苹果一定会有人给你。这些人或许是老师,朋友,也或许是素未蒙面的陌生人。”

王宗才问道:“既然如此,为什么有些善良的人却早早就死了?”

王一一答道:“如果没有这些善举,他们会死得更早。”

王宗才似懂非懂,但他却对王一一的话坚信不疑,在他心里,父亲就是一个权威。

大人们被这突然降临的一幕惊出了一声冷汗,尤其是王回春,他发现危险来临的时候,除了大嚎大叫大哭地喊王宗渐的名字,还像发了疯似的向前冲去,在这种沙子洼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平地。而王二一也汗流浃背,快速冲了上来,虽然王锦礼完好无损,但他答应了王一一,万一王一一出了事,他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。

王晓刚见王锦堂安全,虽然也加快了脚步,但却被落下了一大截。

王宗渐被这一幕吓哭了,王宗才却很淡定,虽然王宗渐刚才拿他当肉盾的时候把他拽的有些疼,但沙块并没有砸在他身上,他心里甚至在想:难道这块沙土被我感化了?

也或许,真的被感化了。

王回春抱着被吓坏的王宗渐痛哭,王二一也把王宗才搂在怀里,王锦堂和王锦礼一旁傻傻地看着,都在为刚才的事情而庆幸。

这时王二一产生了返回的想法,他想把王宗才送回去,可王宗才不回去,说自己没事,王宗渐也不回去。这时王晓刚提议大家尽快赶路,免得沙块再一次掉下来。

王宗才赶上了王锦礼,王锦礼低声说道:“宗才,你真傻,你管他干什么,他那么坏,平时还欺负我们,我看就活该被这块土压住。”

王宗才只是微微一笑,便催促着继续好好赶路。


热品推荐